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 内容页

致敬奋斗的你|这里处处是奋斗不息的创业者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2023-08-26 22:35:15

码隆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鼎隆:深圳有最好的硬件生态

“要论AI应用的普及,现在的深圳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差。”深圳码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黄鼎隆博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从一名AI创业者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于这座城市的热爱。

黄鼎隆是一名“深二代”,1984年随父母来到深圳。上世纪90年代,还在深圳上初中的黄鼎隆就接触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就读清华大学时,这一经历让黄鼎隆在玩电脑这件事上具备“先发优势”,并让他能够在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和实验过程中,懂得更好地借助计算机去提升效率,也对其之后的工作选择和创业轨迹产生了深刻影响。


(资料图)

在完成清华大学人机交互博士学习后,黄鼎隆先后在谷歌、微软、腾讯、TripAdvisor等公司工作。2014年,他选择回到深圳,创立码隆科技,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多模态AI研发。

“深圳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有足够多的人才、丰富的创投资本,具备与国际接轨的土壤和机制。从全球范围来看,深圳是一个最适合做AI领域创业创新的高地。”在黄鼎隆眼中,做AI相当于是建大脑,它需要强壮的硬件躯干支撑,深圳则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硬件生态。

“码隆开发的AI解决方案所需的重要硬件,在深圳很容易找到。比如方案中使用的摄像头,就可以在短时间找到大量不同型号的摄像头,方便我们优中选优。”黄鼎隆举例说。

其次,AI模型需要有大量训练数据,深圳实体经济发达,各行各业的数据十分丰富,便于开展模型训练。此外,深圳人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这对于AI技术的创新应用很有好处。

事实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客文化,不断激励着曾当选2016年深圳“十大创客”的黄鼎隆在“AI物品及动作识别”这条赛道上深耕。从纺织面料行业的色彩趋势预测,到商超结账识别,再到“AI+教育”。

“AI技术创新不要满足于‘耍酷’,更要有足够广阔的应用场景,要通过商业化落地真正帮助到人类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多年的创业经历让黄鼎隆对AI创新及应用保持着一份清醒认识。他认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AI技术创新的合力推动下,AI+教育将进入大规模应用期。

目前,码隆科技研制的AI智能评分平台已经迭代到第三代,并在探索AI大模型与教育的结合方面取得了进展。

海王集团执行总裁高锦民:深圳的包容开放鼓舞我们

“海王的发展始终与深圳的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深圳这片热土,就没有海王的今天。”忆昔日成长,深圳海王集团执行总裁高锦民感慨地说。

1989年,海王在蛇口石云村一栋普通的住宅楼里诞生,并在蛇口赤湾建立了第一个医药产品生产基地,产出了海王第一个名牌产品“金牡蛎”。从那时起,自主创新就始终伴随着海王的发展,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1998年,海王集团技术中心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评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海王的发展目标是“推动民族医药工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谋福利”。高锦民给记者讲述了当年发起创意征集活动面向全国消费者征集品牌口号的故事。

1998年的海王旗下拥有十几家公司,比如旗下有好几家药品、食品公司。当销售人员出去推销产品时,很多客户几乎都会问到:怎么有这么多海王?

经过详尽的企业诊断与市场调查,发现海王产品与产品之间缺少联系和互动,在经营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媒介、营销、终端、广告投放等方面也没有明晰规划,不成系统,因此当时的海王没有为消费者留下独特的记忆点。针对这些问题,大家认为海王集团应该提炼出一个企业的核心理念,能够代表企业的精神。于是举办了一个创意征集活动,面向全国消费者征集品牌口号。那个年代没有发达的互联网络,全靠书信。

“当时寄往公司的信件就装了二三十个大麻袋,筛选了一个月都没有眉目。”高锦民言及此,仿佛往事历历在目。

有一次,高锦民和品牌团队在半夜开会进行头脑风暴,突然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未来靠什么?”然后大家纷纷谈到没有健康就没有未来,在脑力激荡之下提炼出了“健康成就未来”这个深入人心的品牌理念。

“海王品牌知名度的打造,有传播策略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产品品质才是根基。”高锦民认为,讲再多的故事、做再多的概念,最终还是靠过硬的产品说话。

“不论是做产业还是做研发,都需要有定力和信心坚持走自己的路。”高锦民说,深圳的文化是包容的,深圳的环境是开放的,深圳的机会是平等的,深圳这片土壤永远充满热血和活力。尽管市场上有很多的机会和诱惑,但海王将一如既往专注于健康领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即构科技创始人林友尧:深圳的产业优势得天独厚

8月16日,即构科技正式上线“即构数智人创新生产工场”,向外披露“数智人”的生产全流程。这是即构科技将在线互动领域往人工智能方向推动融合的重要一步。

从2015年创办至今,林友尧带领即构科技成为一家全球知名的音视频云服务商。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即构科技的迅速发展轨迹展现了前海和深圳澎湃的发展活力以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作为一家扎根深圳的民营企业,我们近年来依托前海在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中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持续保持稳健成长。”即构科技创始人林友尧在接受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20多年来,林友尧一直埋头钻研于技术领域。21年前,他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以第一批校招的“子弟兵”身份进入腾讯,一路从基层程序员干起,后成为腾讯首位客户端T4技术专家、QQ产品第一负责人。直至2005年,创立一个技术服务平台的想法在他的心中逐渐萌生。最终,他决定离开公司自主创业,并且选择继续在技术领域深耕。

这8年来,即构科技专注自研音视频引擎。按林友尧的话说,整个公司就是以音视频服务为生命线的。这家在RTC(实时通信技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历经4轮融资,并跟微博、映客、Soul、TT语音、好未来等众多企业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连续多年营收保持在4亿元左右。

“当AI时代来临,我们要充分发挥‘深圳速度’,深度探索RTC+AI的无限可能和价值,凭借已有的实时互动技术加持,再深度整合过往服务不同行业的成熟落地经验,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林友尧介绍,即构科技现已为200多个国家/地区提供一站式音视频云服务,覆盖互动直播、在线教育、政企服务、社交娱乐、视频会议、游戏、金融、远程医疗、智能硬件等应用场景。今年,即构科技获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成长企业”俱乐部首批成员单位。

“无论在AIGC还是在元宇宙中,我们最大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强调实时互动。”林友尧表示,即构科技一路走来,始终怀抱共建实时互动世界的愿景,致力于让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更加轻松有趣。“过去,我们在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领域不懈努力,通过行业领先的技术,为客户打造了行业顶尖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未来,即构科技将更加专注地在实时互动这条路上去发力。”

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董事长王岚:用工匠精神做全面健康管理

“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在健康领域,我们是从深圳走出来的一个全国品牌。”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董事长王岚表示,她很感激深圳这座城市。

作为中国大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从1995年到现在,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将健康、时尚的生活理念深深地扎根在深圳人的思想里,中航健康时尚也成长为深圳乃至全国健康行业的领跑者。

“我们公司已成立28年了,就坚持做一件事,那便是让人的生活更加健康、快乐。”在王岚眼中,专注健康事业,打造国内健康领域一流标杆企业,让更多人享受到具有先进理念的健康管理服务,并通过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来为他人带来健康和快乐,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也是一件令她常感快乐的事。她希望中航健康时尚集团用工匠精神将全面健康管理做到极致,将全面健康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人。

28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王岚来到了深圳。结合自己在国外的学习经验,当时她非常坚定地选择要做健康产业。随着第一家分店的正式开业,王岚就开始了为国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的拓荒之路。

“其实,运动不只是锻炼身体,还应该是沉淀健康文化。回归到本源,它需要让人健康、快乐,身心愉悦,甚至上升到与万物的和谐共处,这也是我做健康事业的初心。”“全面健康管理是让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健康,制定健康的生活方式,核心是我们知道自己所有的身体状况,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平时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王岚进一步解释说。

从首次把WELLNESS理念在中国进行推广,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全面健康解决方案,再到现在将全面健康管理升级至3.0时代,中航健康时尚集团一直是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早在1998年,中航健康时尚就引入了Lesmills(莱美有氧健身)体系,到了2000年又引入CMS管理体系,并且将这两个体系在全国健身行业进行培训及复制,提升了中国行业的国际化水平。中航健康时尚集团一直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目前,集团是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拥有4P数字健康管理系统等38项软件著作权,建有多个健康工程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以及1个健康大数据分析平台。

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CEO沈小勇:深圳拥有肥沃的创新土壤

“3年多来,我和思谋一起面对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不断地对困难和挑战‘解题’的经历远比校园考试深刻得多,让我对产业的发展和变革,对学术的研究应用落地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我个人也在这座城市成立了家庭,拥有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CEO沈小勇感慨道,“企业”与“人”早已融入了深圳这座创新之城。

思谋科技于2019年末成立。思谋科技聚焦工业场景,深耕智能制造领域,是一家具备“光”“机”“电”“算”“软”全栈领先能力的标准软硬一体化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思谋科技在深圳、北京、上海、杭州、苏州、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东京等地设有前沿技术研发与商务中心,在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建立了代表处及合作伙伴网络,商业布局遍布全球,员工数量已超700人。

“作为一名青年创业者,我创业的初衷很简单。”沈小勇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深有感触地讲述道,我不止一次在工厂调研的时候看到,一线工人在强光下进行产品检测、冒着流血风险用手去进行大型模组的检查等对身体有害的工作。“我希望通过推进工业的柔性化生产、智能化生产,减少工人们重复性、危险性的劳动。为此,我和思谋团队立足中国实际的工业场景,希望通过创新的工业软件平台和智能硬件设备,为我国的智能制造产业持续赋能,助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思谋科技针对工业场景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打造了一套智能制造产品体系,包括自研的智能工业平台、智能传感器系列、智能一体化设备以及数智化解决方案。这些产品集成了深度学习、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涵盖工业智能云、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软件,提供数据管理、视觉方案设计、端侧运行软件等功能,可为工业智能制造提供全栈式的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制造业对智能应用的使用门槛,为工业提供强大的智能化能力,以推动生产力发展。

在沈小勇看来,这里拥有肥沃的创新土壤,包括一流的营商环境、产业环境,以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特别是,政府、市场、社会各尽其能,为科创企业发展营造最佳环境、提供最优服务、创造最好条件。“深圳汇聚了一批世界级的科技企业,也有一群勇往直前的独角兽,产生了很好的产业集群效应,是全球重要的科创之城。”

奥萨医药副总裁王玉:在深圳获得成长也实现了梦想

“在公司创始人徐希平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带着希望和梦想,踏上了深圳这座年轻、热血、充满变革的城市。”奥萨医药副总裁王玉说:“改革开放重塑了深圳的面貌,也让每个深圳人在拼搏中逐渐找到了自己,获得了成长,也实现了梦想。”

王玉告诉记者,自创立以来,奥萨医药便只坚持做一件事情——立志于解决中国脑卒中问题。“我们上山下乡,从黑发到白发。我们住过8块钱的宾馆,躺过田间的炕,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研究,发现了我国脑卒中的病因。随后,我们紧锣密鼓筹划,启动了高血压及脑卒中预测、诊断产品和创新药物的开发研究历程。”

王玉表示,我国在医药领域的科技水平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仍是仿制药大国,真正的创新药少之又少。因此,创新药的研发难度可想而知。自落户深圳以来,奥萨医药从落户深圳孵化器的小团队,发展到今天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离不开党和政府对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深圳市委市政府给予的信任支持。

“不管是土地、税收,还是人才引进、资金、住房等各方面,政府的暖商之举都让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王玉表示,作为深圳的一名创业者,自己感到无比自豪。

在深圳这片充满着创新和无限可能的热土上,奥萨医药最终开发出针对H型高血压的创新药物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简称“依叶”)。新药依叶2013年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套的MTHFR基因诊断试剂盒于2011年上市,成为首个应用于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个体化医学诊疗产品。

“我们致力于解决脑卒中等慢性病的早期筛选和诊断技术产品开发,推进慢性病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的整体融合管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秉着为人民健康服务、坚持把产品做精做透做全的理念,奥萨医药已形成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闭环式服务。针对高血压、脑卒中的高发病率及健康危害,积极与市社区卫生协会,联手开展深圳市创新“基层高血压、脑卒中综合防控”惠民工程项目,以南山区两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作为南山区试点社康机构,率先开展惠民工程试点,筛查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实行精准检测、干预与治疗。试点成功后,拟将逐步推广至全市所有社康机构,全面实施本项惠民工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