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虎网 作者:乐金
近日,宁波银行公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披露了旗下子公司宁银消费金融的经营情况。报告显示,宁银消金注册资本29.11亿元,其持股92.79%股份。截至2023年6月末,宁银消金总资产184.48亿元,净资产47.57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实现净利润0.91亿元。金融虎网注意到,与2022年同期相比,宁银消金营收同比增长了633%,环比增长18%;净利润同比增长384%,环比增长57%;总资产同比增幅达155%。
需要指出的是,合肥百货此前公布半年报显示,对联营企业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为972.12万元。以合肥百货持股15.3%测算,2023年上半年宁银消费金融的利润约6353.73万元。对比来看,作为大股东的宁波银行所披露的数据显然更为准确。
(相关资料图)
去年8月26日,宁波银行在承接"华融消金"后首度披露经营业绩显示,2022年上半年,宁银消金营业收入9900万元,营业亏损4800万元,净亏损3200万元。截至2022年6月末,宁银消费金融总资产72.45亿元,净资产11.09亿元。2022年下半年,宁银消金实现净利润为5800万元,由此实现全年扭亏为盈。
2022年,宁银消金并表后实现净利润2600万元。截至2022年末,宁银消金实现营业收入6.13亿元。贷款余额71.83亿元。
宁银消费金融的前身为"华融消费金融",宁波银行于去年8月全面承接,并于2023年1月19日在宁波新址开业。继去年下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后,宁银消金在上半年再度实现利润大增。自宁波银行于去年下半年接手这张“消金”牌照后,宁银消金已充分展露出了其”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7月18日,宁银消金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9亿元增至29.11亿元,完成增资计划。增资完成后,宁波银行占宁银消金总股本的92.79%,合肥百货占股4.74%,深圳华强资管占股2.47%。金融虎网曾指出,增资完成后,宁银消金的注册资本规模一举超过了12家持牌消金公司。
在亦主宁波银行后,宁银消金的管理层也接连进行了调整。2022年11月,宁银消金新增周俊为法人、董事长。今年1月,宁银消金进行更名重组后的第二次管理层变更,胡斌出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今年以来,宁银消金多次调整高管名单。根据监管批复,已核准许建明的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云龙任总裁助理的任职资格。7月23日,宁银消金新增3名董事,分别为黄漂、张学立和杨树。据了解,杨树、黄漂此前均为宁波银行高管,黄漂同时是宁银理财的董事之一。今年3月,杨树、张学立、黄漂三人宁银消金董事任职资格得到银保监核准。目前,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在内,宁银消金共有9名董事成员,以及4名监事成员。
截至2023年6月末,宁银消金员工数为973人,同比增长512%,环比下降14.7%。截至2022年末,宁银消金共有1141名员工。截至2022年6月末,宁银消金仅有员工159名。
宁波银行净利润129.47亿元同比增14.9%
宁波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2.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 9.90%;各项存款15,518.77亿元,比年初增长19.64%;各项贷款11,686.60亿元,比年初增长11.73%。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44亿元,同比增长 9.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47亿元,同比增长14.90%。公司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15%,同比提升0.1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行业较好水平。
2023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01.78亿元,同比增长16.62%。2023 年上半年,公司净息差为 1.93%,同比下降 3 个基点;净利差为 2.08%,同比下降8个基点。净息差下行总体可控,主要是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其中贷款日均规模占总生息资产52.81%,同比提升0.32个百分点,存款日均规模占总付息负债65.25%,同比提升4.75个百分点。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一般贷款利息收入286.53亿元,占全部利息收入的65.64%,同比增加37.20 亿元,增长14.92%,主要是贷款规模增加所致。上半年,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增长19.28%,其中对公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增长18.81%,个人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增长20.10%。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个人贷款总额4,409.65亿元,比年初增长12.71%。截至2023年6月末,宁波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余额2,264亿元,较年初增加305亿,增长16%。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88.58亿元,不良贷款率0.76%,拨贷比3.71%,拨备覆盖率488.96%。
截至2023年6月末,宁波银行新增信用卡发卡60.5万张,累计发卡546万张,信用卡不良率1.19%。
宁波银行表示,其终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利润中心,目前在公司本体有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9个利润中心;子公司方面,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各利润中心协同推进,发展良好。公司盈利构成中,大零售及轻资本业务的盈利占比不断提升,非息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宁波银行的4个子公司利润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宁银理财管理的产品规模3,460亿元;总资产38.37亿元,净资产35.31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实现净利润3.68亿元;永赢金租总资产1,070.55亿元,净资产114.98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1.83亿元,实现净利润10.85亿元;永赢基金公募规模3,564亿元,其中非货规模2,411亿元;总资产27.93亿元,净资产22.93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实现净利润0.89亿元。
可以看出,仅在一年内,宁银消金的营收和净利润就已全面超过了永赢基金。此前,宁银消金是宁波银行唯一亏损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