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俄罗斯外交部对外表示,由俄罗斯牵头主办,两个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加入的“天然气联盟”,有可能会随着“某些感兴趣的国家”加入而扩大。
(资料图)
【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天然气联盟”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对此,哈萨克斯坦方面却表示,哈方尚未收到俄方关于建立“天然气联盟”的任何正式提议,俄方只是在去年11月提出了相关的三边合作倡议,但截至目前,俄哈乌三国没有签署任何正式的协议。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回应中,哈方尽可能地回避使用“联盟”一词来形容“天然气联盟”,而是使用“倡议”“行动计划”等词语。
也就是说,所谓“天然气联盟”只是俄罗斯方面一家的说法,不论是哈萨克斯坦,还是乌兹别克斯坦,都没有承认这个“联盟”的说法。
实际上,哈方的表态,其实反映了一点,那就是对于经常把“联盟”两个字挂在嘴边,甚至可以说是用上瘾的俄罗斯,周边国家是越来越不买账了。他们不希望被俄罗斯拉上“联盟”这辆战车,即便是经济方面的联盟也不行。
就拿这次出岔子的“天然气联盟”来说吧。俄乌冲突爆发后,在西方的全面制裁下,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遭遇滑铁卢,尤其是天然气领域,西方彻底与俄罗斯天然气进行了切割,导致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量锐减。在此背景下,俄罗斯为了弥补失去欧洲市场这个大窟窿,只能将目光投向东方,希望加强对中国和中亚地区的能源出口。鉴于此,去年12月,由俄罗斯总统普京牵头的“天然气联盟”就此诞生。
【去年下半年,普京在与托卡耶夫会晤时提出组建“天然气联盟”的想法】
俄罗斯组建“天然气联盟”的核心目的,其实就一个: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天然气管道连接在一块,然后再逆转三国之间的管道方向,在向哈乌两国供应天然气的同时,将多余的天然气通过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出口至中国,增加自身的天然气收入。
至于哈乌两国,随着自身的能源转型,这两个国家目前已经面临天然气短缺的局面。因此,哈乌两国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由一个天然气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这也是他们为何对“天然气联盟”感兴趣的原因——希望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缓解天然气短缺的问题。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个合作关系中,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其实就是一个俄罗斯天然气的买家,三方之间只是基于自身利益进行的一场天然气合作项目,谈不上所谓的“联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哈萨克斯坦不想使用“联盟”二字来形容“天然气联盟”,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而相比于哈萨克斯坦,另一个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的态度则更为坚决。开头曾提到,俄方不久前曾暗示“天然气联盟”将会扩员,而对于这个暗示,一向低调的土库曼斯坦却高调反对。他们直言,“天然气联盟”的存在,会对土方的国家利益造成直接影响,他们警告俄罗斯,不要试图通过所谓的“天然气联盟”来破坏自己的对华能源出口。
土库曼斯坦的态度,就是拒绝加入由俄罗斯牵头主办的“天然气联盟”。因为土库曼斯坦很清楚,俄罗斯其实就是想拉他们入盟,来借用以土库曼斯坦为起点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来扩大俄罗斯天然气的对华出口量。
【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探明储量高达19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四】
而土库曼斯坦拒绝俄罗斯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怕后者抢了自己的对华出口份额。土库曼斯坦是中国最大管道天然气供应国,而且都是通过“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向中国输气的。目前,中亚国家通过“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输向中国的输气量一共有550亿立方米,其中土库曼斯坦就占了大头——400亿立方米,而剩下的150亿立方米由哈乌两国分摊。
【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与普京握手】
也就是说,如果加入了“天然气联盟”,就意味着土库曼斯坦有可能要将这400亿立方米的市场份额跟俄罗斯“共享”,这明摆着就是将原本落入自己口袋的钱,拿出一部分来分给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又不是做慈善的,俄罗斯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好处,他们是不可能接受这个联盟的。
总的来说,不管是哈萨克斯坦刻意回避用“联盟”二字来形容“天然气联盟”,还是土库曼斯坦拒绝加入“天然气联盟”,其实都反映出一点,那就是随着俄罗斯综合国力的衰退,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已经看透了俄罗斯“强买强卖”的本质,不再希望搭上俄罗斯这辆“战车。传统的军事领域,就不必多说了,俄罗斯自己都照顾不来,而即便是俄罗斯一直引以为豪的能源领域,现在也无法让中亚国家提起多少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