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 内容页

存量房贷款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专家这样看→

来源:顶端新闻 2023-08-03 06:52:15

顶端新闻记者 郭爽爽 实习生 李佳子


(资料图片)

8月1日这天,必定让万千房奴记忆深刻:存量房贷款利率下调真真切切的要来了。

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召开的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提到: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其实,关于调降存利率,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就曾表示,人民银行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用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存量的贷款。

很明显,从7月14日的“支持和鼓励”到直接发文“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存量房贷款利率下调不再只是呼声了。

如果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会有多大幅度?调整对消费复苏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对银行来说,就一定是弊大于利吗?顶端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行业专家。

专家预计调整幅度不会太大

关于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其实有先例,2008年我国就曾下调过存量按揭贷款利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稳定房地产市场、保就业,2008年10月,央行曾发布《关于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

15年后,随着市场化深入,当前金融机构面临新的挑战。关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主任曾刚都认为,政府要以引导为主,因为强制“一刀切”会让金融机构产生压力,甚至遭遇风险,“调整还是要遵循市场化的”。

关于调整幅度,盘和林认为,鉴于当前银行自身的息差收窄,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空间不大,不过,住房贷款多是长期贷款,对百姓来说,累积节省的成本还是比较可观的。

曾刚则表示,对于下调的空间,不同区域、不同银行或者不同客户情况都可能存在差异,调降方式可以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调降“加点”,贷款合同中的实际贷款利率=LPR+加点,“比如,此前是加50个基点,现在可调整为加30个基点”。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转贷方式,不过,这种很难操作。

长期看,银行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利大于弊

调整存量房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民众呼声,也传递出更加积极的信号。

关于房贷利率下调的积极面,曾刚认为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降低老百姓的购房成本,相对应的,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起到促消费的作用。

第二,存量贷款的按揭利率和现有新增贷款利率以及其他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可得到缓解。因为该利差的存在,导致不少人用以贷还贷的方式提前还款,进行所谓的套利,这对整个贷款市场造成了不利影响,存在风险,调整后有助于缓和风险。

第三,长久来看,对银行利大于弊。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看似银行有损失,但比起提前还款彻底丧失这部分利息收益来说,起码银行还有利息收益,在降低客户的投入成本的同时,也巩固了客户关系。

“当前,最重要的是银行没有调整动力,所以,要想办法通过引导让银行愿意主动调整。至于最终效果如何,很难量化,具体要看货币政策后续跟进的力度。”盘和林表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