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湯液經>> 嘔吐哕第十六
(资料图片)
嘔吐哕上篇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屬葛根加半夏湯。
葛根加半夏湯方 即于葛根湯中加半夏半升,洗,即是。葛根四兩,甘平 麻黃三兩,去節,苦溫 桂枝辛溫 芍藥苦平 甘草甘平,炙,各二兩 生姜三兩,切,辛溫 大棗十二枚,擘,甘平 半夏半升,洗,辛平右八味,以水一鬥,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不須與粥,取微汗。
嘔而發熱,小柴胡湯主之。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必思水者,解。急與豬苓散,飲之水亦得也。《千金》作“五苓散”。
豬苓散方 豬苓甘平 茯苓甘平 白術苦溫,各等分右三味,杵爲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傷寒,本自寒嘔,醫複吐之,寒膈更甚,飲食入即出,屬幹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幹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方 幹姜辛溫 黃芩苦平 黃連苦寒 人參甘微寒,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病人脈數,數爲有熱,當消谷引食。反吐者,醫發其汗,陽微,膈氣虛,脈則爲數。數爲客陽,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令吐也。
食谷而嘔者,屬陽明,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吳茱萸湯方 見後吐利門幹嘔,吐涎沫而複頭痛,吳茱萸湯主之。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難治,四逆湯主之。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