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暖·光》以上海工人新村为题材,书写一个时代的记忆和当下的蓬勃发展,11月8日至9日在YOUNG剧场(上海杨浦大剧院)首演。8月28日,主创见面会在杨浦228街坊举行。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诞生的城市,它帮助工人们告别棚户和滚地龙。当时能够入住工人新村的人,大部分是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拖着平板车,载着不多的家当,带着一路欢叫蹦跳的孩子们搬进新工房。楼房崭新,花园葱绿,每一楼面都有自来水龙头,有抽水马桶卫生间,有合用厨房洗澡间,二楼以上是木质地板,推开窗便是灿烂阳光……这都给工人们极大鼓舞,提高他们的生产热情。
(资料图)
改造前的228街坊(杨浦区二万户工人新村1953年)
《暖·光》由管燕草创作,她就是从工人新村成长起来的国家一级编剧,她的父亲是工人作家管新生,出版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种叙事记忆》。导演石俊也是从工人新村走出来的戏剧博士。《暖·光》从“工人新村”这一角度描述上世纪50年代初直至当下的时代变迁,通过师兄弟两家人在建造、扩建、改造工人新村中的起伏,展现主人公搬入、搬离、再搬入工人新村的人生经历,谱写一曲工人新村的歌谣。
20世纪80年代的长白新村二期
曾在工人新村生活过的毛时安、陈思和对《暖·光》给予关心与指导。评论家毛时安认为,该剧以艺术手法展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切实改善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举措,题材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正当其时。复旦大学教授、杨浦区作家协会会长陈思和提出,工人新村不仅是一种历史的怀旧,更有象征意义——新中国成立,工人才有了主人翁的地位和意识,创作中加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塑造,突出工人新村特殊意义。
普陀曹杨新村(1952年6月)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杨扬教授认为,管燕草始终围绕上海进行创作,聚焦工人新村,补齐上海这一题材的短板,三段式结构完整支撑起《暖·光》创作。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荣广润认为,剧本选材和构思有其独特性,工人新村是一个象征,《暖·光》要表现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改善,更是对工人阶级当家作主这一精神层面上的表达——工人阶级的自尊与情怀,以及背后隐含的诗意与象征意义。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罗怀臻谈到,《暖·光》肯定是给上海人看的,但也是给外地人看的,是给在工人新村生活过、有深切怀念的人看的,也是给不了解工人新村的人看的,更是上海的一段历史文脉。
20世纪60年代,蕃瓜弄开始改建为上海第一个五层楼房的工人新村。图为蕃瓜弄的居民迁入改建好的新居。如今蕃瓜弄开始了新一轮的改建
虹口幸福村改建
改建后的控江新村
上海作为我国最早最大的工业城市,曾涌现出一批反映工业和工人生活的佳作,但近些年触及上海工人和工业的作品相对稀缺。在话剧《暖·光》中可以看到这个群体的时代缩影,作者以温情的笔墨书写从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新世纪直至当下普通人的生活和奋进,书写着独属于上海的共同情怀。“他们是历史中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的生活也没什么惊心动魄的传奇,然而从他们的生活中,足以窥见一个城市的变革。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这是一个希望的坚守。”主创团队说。
《暖·光》由杨浦区文旅局出品,上海现代人剧社与中国文联上海两新文艺基地制作演出。该剧是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重点资助项目、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项目,同时被列为中国文联2023扶青计划资助类立项项目。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诸葛漪
题图来源:主办方供图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