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韦展 通讯员 杨媛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水利厅获悉,8月2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河南省供水突破200亿立方米,相当于提供了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三分之一的优质水源。
记者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其中河南段全长731公里,是中线工程渠段最长、分配水量最大的省份,沿线共设39个分水口门向河南省11个省辖市市区、49个县(市)城区和122个乡镇供水,中线工程已成为沿线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2022-2023调水年度(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中线工程已累计向河南省供水22.5亿立方米,完成年度供水计划的90%,其中生态补水量达1.07亿立方米,供水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公司河南分公司分调度中心值班长王志刚告诉记者。
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8月7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郑州水务集团所属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获悉,从8月8日上午9点开始,郑州市侯寨水厂水源切换工程试通水运行,侯寨水厂水源将由原来的黄河水逐步切换为南水北调水。报道一出便引发热议,热评那句“终于可以喝到好水了”,可见大家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肯定。
据河南省水利厅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处处长石世魁介绍,此次切换由郑州市侯寨水厂进行,供水范围为二七区二七新城片区、侯寨片区、马寨片区和管城区管南片区,受益人口50万。河南省加强配套工程建设管理,严格用水计划管理,实施精准精确调度,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规模实现突破,水质安全有效保障,综合效益全面彰显。
近年来,河南省南水北调供水范围不断扩大,受益人口逐年增长,达到2950万人。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平顶山城区、新乡平原新区、原阳县以及驻马店市四县、安阳西部供水工程均建成通水。目前,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一期)正在加紧建设,工程将向郑州东部区域和开封市城区供水,其中郑州东部原水干管工程(一期)预计于2024年6月完工,建成后受益人口约400万人;开封段工程预计2023年12月底主体工程完工,受益人口约107万人。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守护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中线公司坚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全心、全员、全力、全面抓安全,推进落实全链条安全监管责任,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实施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建设,打造大型调水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着力构建“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输水调度模式,以数字化、信息化助力精确精准调水。全力打造1个中心、4个水质实验室、13个自动监测站、30个固定监测断面相结合的全覆盖水质监测体系,供水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在保证正常供水的同时,与河南省水利厅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形成水量计量确认机制,保障年度供水目标顺利完成。积极挖掘“供水潜力”,通过输水建筑物流态优化试验项目不断提高过流能力,确保给沿线群众多送水、送好水。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融入“双碳”战略,向沿线50多条河流生态补水超90亿立方米,有效助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共同绘就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截至8月29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8年多来,累计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调水超584亿立方米,已成为沿线许多大中城市的供水生命线。工程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用上了南水,受益人口连年攀升,直接受益人口超过8500万人。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改善了供水水质,提高了供水保证率,各受水城市的生活供水保证率由最低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目前,南水北调水已占北京市城区供水的七成以上,天津主城区供水基本为南水北调水,河南省11个省辖市用上南水,其中郑州中心城区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为南水。河北省沧州、衡水、邯郸等地区500多万群众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历史。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推动了沿线地区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