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 内容页

焦点速读:闷声干大事?比亚迪副总裁李柯:探索在欧洲自建工厂,海外市场成新发力点

来源:亚设网 2023-02-18 12:22:27

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福特汽车正与比亚迪(002594)谈判,讨论出售一家德国工厂的事宜。据悉,目前谈判仍处于初步阶段,福特在评估大约15名潜在投资者的兴趣,包括比亚迪等制造商以及与制造商合作的金融投资者。


【资料图】

该消息传出后,立即引发热议。不久前,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向媒体回应了上述传闻。她表示,比亚迪正在探索在欧洲建立自己的工厂。

这意味着,较之于接手福特汽车的德国工厂,比亚迪在欧洲自建工厂的可能性更高。不过,李柯强调,比亚迪目前还没有建立生产设施的目标国家,公司正在进行可行性调查,希望在欧洲拥有稳固的销售和经销商网络以及服务中心,以确保消费者对比亚迪品牌的信心。尽管比亚迪在欧洲建厂的最终地点尚未确定,但此番回应已直接透露了比亚迪在海外建设产能的信号。自2022年以来,比亚迪在国内市场迅速扩张产能,预期2023年会有多个储备产能得到释放。安信证券判断,预计2023年比亚迪的产能会突破400万辆,交付量有望再创新高,能够带来更明显的规模效应。极速扩产满足市场需求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迅猛,多款明星车型出现“一车难求”的现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比亚迪累计销量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4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5.74万辆,同比增长212.82%。比亚迪也成功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2023年1月,在多数新能源车企销量同比下滑的背景下,比亚迪销量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当月销售新能源汽车15.13万辆,同比增长62.4%,市占率接近四成。

业内人士分析称,比亚迪销量“大爆发”,与其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动力电池、半导体方面的布局,为其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国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唐旭霞认为,比亚迪对上游产业链深度布局,三电技术实力雄厚;对下游终端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改善,纯电和插混车型实现了双轮驱动;此外,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的方式大幅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通过针刺试验证明了电池包的安全性,技术实力领先,这些都可为比亚迪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量。

销量的暴涨,也给比亚迪的产能提出了考验和挑战。对比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1月比亚迪的产销数据,会发现公司的产量与销量几乎保持持平状态,这也反映出,从去年迄今,比亚迪的产能依旧吃紧。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从比亚迪位于北京地区的经销门店处了解到,比亚迪汉、海豹、海豚等热门车型的提车时间不一,比亚迪汉目前普遍有现车,海豹蓝色外观的车型有少量现车,其他颜色和配置的车型从下订到提车预计需要等待3个月左右。

为满足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比亚迪自2022年起便开始产能大扩建。据悉,2022年,比亚迪常州基地、江西抚州基地、合肥长丰一期、西安三期等多个新建产能投产。其中,西安作为比亚迪最大的整车生产基地。目前比亚迪西安基地三期项目即将投产,并紧锣密鼓地开启了四期扩建工作,四期项目预计在今年6月建成。建成后,这将成为比亚迪首个年产能突破百万辆的超级工厂。

比亚迪西安地区总经理刘振宇介绍,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比亚迪新能源生产基地,平均1分钟可生产1辆整车,随着三期新项目的投产,1分钟预计可造出2辆整车。

除了西安四期工厂,2023年比亚迪预计还有郑州基地、合肥长丰二期、深汕项目、襄阳项目等陆续投产。届时,比亚迪将在全国形成西安、深圳坪山、长沙、常州、抚州、合肥长丰、济南、郑州、襄阳、深汕合作区等10个生产基地,整体规划产能超过400万辆。

不久前,有消息称,比亚迪内部将2023年销量目标锁定在400万辆,与整体规划产能基本匹配。对于上述传闻,比亚迪给出了相对谨慎的回应。公司称,对2023年销售目标不好判断,因为受市场、消费需求及供应链体系等影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车产能极速扩大的同时,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半导体的产能也在同步扩张。

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已投产和在建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286GWh,2023年总产能规划可达396GWh。若按每辆车配套50KWh电量计算,1GWh电池可配套2万辆电动车。这意味着,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产能规划可满足近800万辆汽车的装车需求。

半导体方面,比亚迪2022年就在新增晶圆产能。不久前,有消息传出,比亚迪花费了15.9亿元收购了紫光成都存储器制造基地,旨在扩充半导体产能。

海外产能同步扩大

早在1998年,比亚迪就开始踏足海外市场,在荷兰设立了分公司,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涉及电池、太阳能(000591)、储能、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子等多个领域。

2021年,比亚迪正式宣布了“乘用车出海”计划,加速了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步伐。2022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陆续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累计出口5.59万辆,出海步伐进一步提速。

比亚迪内部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公司已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目前海外市场订单逐步增长,比亚迪正在积极加快产线供应。

实际上,随着海外版图的扩展,比亚迪在海外的生产基地已提上日程。去年9月,比亚迪首个海外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预计于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能达15万辆。据悉,该工厂生产的电动乘用车将出口至东盟国家和欧洲。

今年1月,有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计划在越南建厂生产汽车零部件,拟投资超过2.5亿美元,目前正在磋商工厂选址,计划2023年年中以前开始动工。

此外,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还曾表示,“未来将开启在巴西的本地化生产,继续拓展美洲战略布局。”

结合近期比亚迪高管对外释放的将在欧洲自建工厂的消息,可以看出,比亚迪的产能扩张已由国内扩展至了海外市场。华西证券(002926)判断,比亚迪海外市场持续推进,有望打开公司长期增长空间。

具备市场溢价能力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仍然没有脱离汽车行业依托规模效应发展的根本逻辑,只有销量达到一定的规模,车企才能解决生存问题。

2023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退出,给新能源车企的盈利能力带来更多考验,多数车企均选择降价抢占市场,而比亚迪则选择率先涨价。对于价格上调的原因,比亚迪指出,一方面是由于补贴退出,另一方面则是电池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在保利润还是保销量之间,企业必须进行一定的权衡。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比亚迪敢于率先涨价,核心原因在于其具备一定的市场溢价能力,即便是价格上涨,也不会使销量受损。

今年1月底,比亚迪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至458.26%。

据测算,综合考虑各项业务的损益,比亚迪2022年第四季度的单车利润已接近1万元。

信达证券判断,比亚迪的规模化效应已经有所显现。目前公司已经形成王朝、海洋、腾势、仰望四大产品矩阵,且各品牌车型价格梯度明显,上至百万级豪华车型,下至10万元车型,总体来看,单车营收及净利润有望上移。

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比亚迪的生产成本也会有所下降,不仅利于产品供应的问题,也利好于公司的业绩提升。崔东树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规模效益和生产成本正在经历一升一降,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增长的阶段。

不过,在产业加速“狂飙”的过程中,从企业自身到行业总体,都需要警惕产能急速扩张带来的隐忧。2015年,大众、现代、福特、通用等车企均加速在中国扩张产能。短短几年,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占据了主导,传统的车型渐渐没落。通用、福特等均裁撤了全球大量生产线,进行战略收缩。可见,车企在产能扩张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市场机遇,也要时刻洞察产业的变化,警惕扩张带来的隐忧。

责编:张骞爻

校对:姚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e公司官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