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 内容页

国产大车企,排队疏离华为?

来源:亚设网 2023-04-18 15:02:45

除了“不想失去灵魂”,本土车企也在考虑华为的海外因素、合作的可持续性,以及成本压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余承东说,华为汽车业务不好做。

在他看来,蔚来理想不用华为,传统车企怕失去“灵魂”,智能化上也不会选择华为。

这种“灵魂论”最早来自上汽集团掌门人陈虹,当时满座皆惊,很多人狂批上汽不思进取才会那么说。

但在最近广汽取消了和华为的高端品牌合作项目后,外界才真正了解到,对华为充满戒心的巨头车企可能不止一家。

华为不缺技术,甚至因此受到封锁打压,成为“技术霸权”受害者,并因此收获大批情怀用户,但为何同为“国产”的那些巨头车企,不买华为的账?

问界M7,图源:问界官网

巨头车企,有更高野望?

没有一个国产大车企,不想在这波智能化浪潮中上演一次逆袭,从而咸鱼翻身。

而且这些车企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了,还想去国际市场大展拳脚。

不过一旦涉及到海外市场,事情就变了。

这会让所有人惊讶——事实上华为曾经以所谓的“全球化”为荣,宣称自己不是一个“中国公司”,而是“全球化公司”。

但这都是过去时了。

对于车企来说,想要冲击海外市场,就必须配置全球资源——而华为在海外已经是一个敏感词。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英伟达,显然要比华为稳妥得多。

比如至少没有人去翻英伟达的老底。

从海外市场再返回堪称全球最卷的中国市场,如果分别部署英伟达(或其他供应商)+华为的两套或者多套智驾体系,就又失去规模效应了。

事情明摆着——只要华为一天没有摆脱封锁,进入国产巨头车企的供应链就比较难。

问界M5,图源:问界官网

整活的华为,让巨头害怕

相较于华为是一个被打上“制裁”标签的品牌,华为“整活”的历史才真正让汽车巨头心生惧怕。

众所周知的典故,就是原本不造手机,却在中国把手机做到了第一。

即便强如雷军带领的小米,面对华为的手机业务也是白给。

甚至连苹果一向固若金汤的高端市场,也被华为冲击得招架不住。

这都是活生生的现实——华为最擅长的就是扮演颠覆者角色。

这当然会让汽车巨头夜不能寐。

试想一下:如果华为切换到造车模式,还缺什么呢?

人才、技术、品牌、渠道,再加上极具侵略性的狼性文化,没有哪个车企敢说自己能够在对位 “华为汽车”时全身而退。

而且在造车业务上,华为先是声明“3年不造车”,现在又抛出一个“5年不造车”——但就是不承诺“永远不造车”。

换句话说,华为很可能并不满足于只是做“中国博世”。

合作华为,效果未达预期?

最后一个因素,也许就是合作效果问题。

到目前为止,跟华为深度合作的品牌包括北汽极狐、赛力斯,以及阿维塔等品牌,但这些品牌并未出现人们期待中的持续爆款效应。

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卖得不错,也积累了超过10万用户,但最近的销量动能有所衰减。

3月份,问界系列销量3679台,同比增长16.42%。

在去年12月,问界还维持在每月万台以上的销量,但进入2023年以来,就一直维持相对低迷的状态。

至于北汽极狐,在市场上的存在感并不高。

阿维塔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品牌,但2月份销量仅为2018台。

这或许让其他汽车巨头意识到,华为在智能化方面的赋能效应,可能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强大。

这可能跟“贵”有关。

根据广汽埃安副总肖勇的说法,华为的要价太高了。

“华为是大牌供应商,价格比较高。跟华为合作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在他看来,做产品要综合考虑科技创新与合理成本。

或许这就是广汽最终“降级”与华为合作模式的原因,也是其他车企疏离华为的原因。

【我们关注大出行、投融资,以及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等,欢迎交流,可添加微信A10010A123】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