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 > > 内容页

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培育硬核市场竞争力

来源:胜利日报 2023-08-28 22:17:09

本报讯(特约记者 王希振 刘 琦)今年年初以来,油气井下作业中心通过加快机制配套完善、装备技术升级、管理质效双提,培育硬核市场竞争力。截至7月,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完成工作量内部市场占有率58%,对比年初增加6个百分点。


【资料图】

该中心经理王琦认为,把内部市场的地“圈大”的关键是要加快机制的配套完善、提高作业自动化水平,实现生产组织模式变革。

8月4日清晨6点,孤东作业区作业机司机魏志亮就来到GO4-18XN25井现场进行立井架施工。今年,该作业区将原属于项目组的作业机司机统一集中管理,建设设备修保班专业化后辅班站。该中心强化作业区内部生产辅助单元专业化细分和内部市场建设,后辅单元承揽搬迁准备、施工收尾等辅助业务75%的工作量,助力作业运行效率有效提升。

今年,该中心对“自主运营”的承包机制进行了规模推广。他们以放权赋能为核心,双向选择组建创效团队,组建新型项目组140个,优化人员278人,运行动力239台,相较传统作业队伍,人均劳动效率提升%。

作业自动化升级引领生产运行模式变革。今年7月,东辛作业区利用连续油管在油田重点项目井牛页1-1HF井施工,上修10天共完成冲砂、打印、打捞、磨铣、打桥塞等9道工序,单井工序提速50%以上。

该中心在建成纯梁、现河两个自动化示范区的基础上,他们推行“自动化+连油”“自动化+带压”修井模式、“免吊装”搬迁模式,搬迁模式单次节约装车时间2小时以上,搬迁成本降低35%。

他们还健全常规作业装备、特种作业装备体系,淘汰老旧通井机、修井机320余台,更新无绷绳修井机等高效修井装备173台,升级网电储能修井机、攻关全电驱修井机,建成网电储能、全电驱、油电双驱等电动装备系列,电动化比例达到28%。

装备升级进度加快,技术进步也在全力推进。现河作业区在鲁胜公司王68-38井实施高压定向聚能解堵增油技术,增加地层泄油面积和渗流能力,提高单井产能,获得甲方好评。目前中心第一批13项技术服务项目在油田市场稳步推广应用,也为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管理过硬,专业化“硬核”保障实力才能过硬。中心首席专家、生产技术部经理杜汉松介绍:“我们以开展设计、施工、服务、产品等‘四个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向服务全流程的标准提升、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步聚焦发力,质量回访服务满意率、作业施工一次合格率持续提升。”

该中心结合“四新”业务拓展,修订操作规程7项,制定操作规程21项,梳理、归集操作规程103项,升级形成了版本质量标准体系。

他们还定期与开发单位开展质量回访,重点围绕施工一次合格率、措施符合率开展分析,制订对策,提升服务质量。8月实现责任返工井清零,责任返工工序同比减少32道,助力维护井免修期同比增加49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