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依托互联网的发展而延伸出更多的可能,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碎片的、快餐式的信息与交流使得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连接变得薄弱,从而让年轻人在精神上感受到巨大的饥饿感。
英国作家鲍曼在书籍《将熟悉变为陌生》里写到:“原来的做事方式全部失效,新的方式却没有被发明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处境。”
(资料图片)
我们奔袭于一场又一场的社交活动,拥有了一套固定的参与和思考的模式,复制度过的每一天,试图用“数量的叠加”来补充精神的需求。
但正如鲍曼所说的那样,现在是时候打破固有习惯,将熟悉的事物重组,跳脱出原有的模式,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并尝试新的可能,让日常也能焕发神采。
8月26日,寻麓书馆邀请自由记者、旅英作家王梆,与前媒体人、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生灵子,围绕主题“怎样用精神食疗抵抗虚无”进行分享,漫谈英伦文化生活,透过英国的民间文化活动,看看物质清贫的英国中产阶级依靠何种方式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为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嘉 宾
王梆
自由记者、旅英作家
为单读创作的非虚构”英国观察”系列,入选2018和2022年《收获》文学排行榜,入围第四届华语青年作家奖,深港书评2022十大好书,豆瓣2022年度社会纪实类图书,单向街文学奖2022年度作品奖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假装在西贡》入围亚洲周刊2022年十大小说;电影剧作《梦笼》获2011年纽约NYIFF独立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2021年开始用英文写作,2022年入选英国国家写作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Writing)才华扶梯项目前十(Escalator 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me)。
灵子
前媒体人
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生
推 荐 书 籍
《贫穷的质感》
作者
王梆
出品方
单读、铸刻文化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王梆第一部非虚构纪实类作品。她旅居英国十二年,住廉租房,逛二手店,后院种菜、下地劳作,走进乡村社交俱乐部,打入工党内部,采访异乡的普通人……以“英国观察”为切入点,从自身的真实处境及经验出发,讨论贫穷与制度、家庭与养老、乡村与城市、脱欧与留欧、文化与历史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她的生活,就是她的思想资源,也是她的写作原点。不同于一般旅行文学中“观光客式”的观察与纪录,她长期扎根当地,作为一位“生活中的人”,观察食物、衣着、住房、市集、邻居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与物,不断延展视野,将目光触及家庭、养老、医疗、制度等一系列社会议题,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揭示全球垄断资本主义背后的复杂真相。长期媒体工作的经验和写作训练,使她的叙述不仅有独特的视角,还有很强的感染力。
活 动 信 息
怎样用精神食疗抵抗虚无
——漫谈英伦文化生活
时间
8月26日(周六)
14:30
地点
寻麓书馆·开垦厅
扫码报名
主办方
寻麓书馆、单读、铸刻文化
交通建议
地铁
“红石公园站”A口出,步行10分钟,到达麓湖艺展中心;乘电梯或步行至5楼,抵达寻麓书馆。
自驾
地图搜索[麓湖艺展中心]导航前往,乘电梯至5楼,抵达寻麓书馆·开垦厅。
撰稿 | 万潇
编辑| 万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