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新中国接收了第一批外国来华留学生,开启了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序幕。
01
(资料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经成立,便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从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率先承认建交到16日完成递交国书仪式,短短十几天时间,就有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等国家先后宣布同新中国建交。
1950年至1951年,新中国不仅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等亚洲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也建立了外交关系,迈出了打破美国对新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的重要一步。
外交工作急需懂得对方国家语言、历史、文化的人才。1950年,中国先后同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五国签署了包含互派留学生内容的文化合作协议,这是新中国首次接收外国留学生。
02
1950年7月的一天,清华大学教务长、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接到任务:组织清华大学教师制订一套针对东欧来华留学生为期半年至一年的语言培训计划。
说到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周培源立刻想到一个人,她就是1946年从美国回国任教的邓懿。
邓懿曾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的得力助手。她从赵元任那里学习了不少教授外国人汉语语音、语法的教学方法,为之后回国教外国学生汉语打下了良好基础。1950年夏,周培源将筹备汉语培训班的工作交给邓懿负责。
1950年9月6日,教育部正式发函,将接收第一批来华留学生的任务交给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专门设立了汉语培训班,定名为“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单位。
除邓懿外,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担任过汉语教员的王还也负责教学工作。教员则从清华大学当年的毕业生中招考。
03
1950年11月底,第一批来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14名留学生先后到达清华大学。他们都是各自国家的优秀学生代表,平均年龄二十岁左右,有的是高中毕业,有的是大学毕业,政治面貌多为团员和党员。他们带着为祖国与中国建立友谊,进行友好交往的使命而来。
按照《教学计划(草案)》,东欧留学生来华第一年的汉语学习目标是:掌握1500字左右的常用汉字及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并能够以正确与流利的语言表情达意。
图:《教学计划(草案)》
最初,邓懿以赵元任的《国语入门》为教材蓝本,根据东欧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她白天教学,晚上编写教材,夜以继日地工作。外国学生都很好奇,他们的老师为什么总是那样忙碌?
留学生则是每天学习五小时,除讲课外,还有一小时的听录音机学习时间。录音机是邓懿从美国带回来的,它可以把标准的发音录下,再放出来,帮助同学们练习。同学们有时也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矫正发音。
后来,由邓懿主编,专修班教员共同编写的《汉语教科书》正式出版,成为了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
04
1951年初,其他几个签署了互换留学生协议国家的学生也相继到达北京。这张照片是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师生们在清华大学拍摄的最后一张合影。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间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中文系转入北京大学,“东欧来华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也成建制转入了北大。
经过两年发展,语文专修班也招收了来自北欧、朝鲜、蒙古的留学生。因此,北京大学在1952年10月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将“东欧来华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改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回顾这段历史,语文专修班中的每一位教员都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先行者和开路人。虽然当时中国接收留学生的规模、数量都十分有限,但是这些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很多人成为了驻华大使、汉语言专家、历史学教授、新闻机构驻华首席记者等,为推动各自国家与中国开展友好交流与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流程编辑:TF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