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约3300年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朝在此传位8代12王,作为中国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历经255年。周武王伐纣灭商,殷地逐渐荒芜,沦为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相关资料图)
曾经繁华的王朝都城今何在?
殷墟这座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遗址区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又称“殷虚”“殷邑”,甲骨卜辞中也称为“大邑商”“商邑”。
认识中华文明,从安阳殷墟开始。近代以来,考古人员在殷墟发现中国最早成体系的甲骨文、中国最早的车马坑遗迹、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墓葬、世界上出土最大且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使殷墟齐备都市、文字、青铜器三大要素,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走进殷墟,就会被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的80余座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所震撼。1973年前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包含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15座,王室的宗庙建筑21座,王室的祭坛建筑17座。这些建筑基址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
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内的洹水岸边,一座现代化的殷墟博物馆巍然矗立。从绿草如茵的地面行至地下博物馆入口,会经过一条“回”形走廊,这条走廊被赋予了时间概念——假定地面为“当代”,在走廊内侧用青石铺成一条从公元1911年直至公元前1046年的逆“时间线”。人们沿着这条“历史走廊”追溯历史,最终进入展厅开启商王朝的故事。
据了解,至今已有约15万片刻辞甲骨从殷墟出土,记有5000余单字,卜辞10余万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等各个方面。殷墟博物馆内陈列的甲骨近100片,其中90%以上刻有卜辞。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以及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
殷墟时代,当地气候如何?透过殷墟博物馆镇馆之宝亚长牛尊,我们或许可以了解一二。这件青铜尊仿水牛制成,栩栩如生的造型,体现出彼时工匠对水牛特征的精准把握。通体遍饰龙、鸟、虎、象等神性动物纹样的牛尊,不仅是一件祭礼的酒器,更是殷商时期人神沟通的媒介,担负着沟通天地的神圣职责。
提到殷墟,就不得不提到妇好墓。妇好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墓葬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作为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根据该墓的地层关系,及大部分青铜器上的“妇好”铭文,考古学者认定墓主人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墓成为了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如今的殷墟,以其独具风格、规模巨大、规划严饬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纹饰细腻、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名中外;以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制车、制骨、陶器、原始瓷器烧造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而享誉世界;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现内容丰富、传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蜚声中外,影响深远。这记载和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风采的一页,等你来细细品阅。